Ph.D, Associate Researcher, IEEE Senior Member, ACM Member
E-Mail: lijian9@ustc.edu.cn
[Google Scholar] [Infonet-Lab] [Lu-Lab] [QN-Lab] [Github] [Wechat-Official-Account]
| News | CV |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 Publications | Projects | Funding | Patents | Teaching |
招生须知 2025.4.23更新
-
作为一名副研究员,我每年有2个硕士生招生名额(1名保研生&1名考研生)。目前我主要关注两个研究方向:量子网络和加密流量分析。如果你对我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欢迎将你的个人信息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我或者来我的办公室线下面谈(信智楼C502室)。
-
我属于信息网络实验室/陆军院士工作室的一员。实验室在网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有多个研究方向,如果你对实验室的其它方向感兴趣,我也很乐意与你交流并向实验室的其他老师推荐。关于实验室的具体信息,欢迎访问实验室的网站(InfonetLu Lab)或线下前往实验室的展板处(信智楼B502室)阅读具体信息。
-
关于我&实验室招生的一些常见问题:
- 我有很强的读博意愿/我完全不想读博,能否申请加入实验室?
- 实验室对于有能力、有意愿读博的同学提供100%支持,对于没有读博意愿的同学也绝不会强迫。
- 按照学校和实验室的惯例,所有同学均以硕士研究生身份入学,有意愿读博的同学一般在研二下学期开放转博申请,可以转成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入学后的前两年时间里,可以方便老师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读博潜力和意愿,以免出现学生一腔热血却半路反悔或是被逼上读博之路的情况。
- 目前,实验室只有薛开平教授具有博士生招生名额,如果有强烈的读博意愿,可以提前联系。
- 特殊情况:仅限量子网络方向,每年有少量直博名额,可以在研究生招生阶段作为直博生入学。
- 实验室对我的作息要求如何?老师是否push?
- 具体作息要求请参见实验室网页,基本对学生要求是一周五天的“朝九晚五”式作息,并要求打卡。
- 我希望和学生在学术研究上共同进步和努力,输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日常的周例会和作息要求以外,在特定的时间周期(例如,会议论文投稿截止日期的前1个月),会涉及额外的“加班”。如果你无法接受除上述作息要求外任何形式的“加班”,请你慎重选择我&实验室。
- 我毕业后能去哪些地方工作?我参与的研究方向是否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 作为一名青椒,目前我名下的毕业生数量较为有限,无法提供有效参考。你可以参考实验室往届毕业生的详细工作去向列表。